当前位置:

第一书记的第二故乡| 驻村3年 他让贫困瑶村旧貌换新颜

来源:红网 作者:丁斯斯 编辑:黄瑞婷 2020-11-05 15:26:27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编者按: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统一部署,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党委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,全省税务系统600余名驻村扶贫干部、第一书记,在三湘四水间的379个驻村扶贫点,挥洒汗水,用心帮扶。即日起,红网湘税党建频道推出“第一书记的第二故乡”系列稿件,讲述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动人故事。

相关链接:

第一书记的第二故乡 | 手握三大法宝 “秀才书记”致富有方

第一书记的第二故乡 | 带着父亲去扶贫

20201025144108516_meitu_1.jpg

湖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刘明权(左),党委副书记、副局长彭爱华(右)迎接载誉归来的“百名最美扶贫人物”当选者李海波(中)。

0dde33d2d75442349aff5b6e1fa63a26.png

湖南省税务局驻三合村帮扶工作队队长、第一书记李海波(右)指导村民种植有机蔬菜。

红网时刻记者 丁斯斯 郴州报道

300天!270天!

这两组数字,分别是2019年和2020年,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帮扶工作队队长、第一书记李海波在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三合瑶族村(以下简称“三合村”)驻村帮扶的时间。

三合村山高林密,基础设施极差,交通十分落后,素有“七里深坑八里凹,七天八晚走不到”之说。全村333户1085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3户518人,贫困发生率达48%以上,扶贫的困难程度,远超预期。

“越是困难,越要迎难而上”。在李海波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,2018年,三合村成功实现脱贫摘帽、整村退出,该村从“最不放心的落后村”变成“全县脱贫攻坚优秀村”。经过近3年的努力,三合村路通了、灯亮了、水清了、房新了,村集体收入实现从零到50万元的突破,村民的腰包鼓了、腰杆挺了、笑容也更灿烂了。

10月22日,在湖南省2020年“百名最美扶贫人物”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,因扶贫成绩突出,年近五旬的李海波成功当选并受奖。李海波表示,驻村扶贫以来,虽然睡眠少了,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少了,头发也白了,但看到三合村翻天覆地的变化,感到所有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。在内心深处,他已把三合村当成了第二故乡。

“山沟沟”趟出致富路

时至今日,李海波仍清晰地记得,从岭秀收费站下高速后,只见山路越来越弯曲,山势越来越陡峭,“下车看到这种地理环境,我的心里拔凉拔凉的,发现原先很多美好的设想都难以落地。”

在工作队进驻之前,三合村大部分道路都是泥巴路,每逢下雨天,道路滑坡、泥石流成为常态,住在山里的村民甚至不敢出门,苦不堪言。

要致富,先修路。有了这根指挥棒,李海波带领工作队员们说干就干。

2018年,帮扶工作队协调资金,在全村新修13公里水泥路,13个村民小组第一次实现硬化路面“组组通”。为提升村民内生动力,2019年,三合村创新公路水沟建设模式,在不降低建设标准的前提下,优先承包给本村村民建设。公路水沟建成后,效果立竿见影。即使多次下雨,山体滑坡现象大为减少,公路路基水毁问题不复存在。通过鼓励村民投工投劳,近3年来,村民承包小项目30个,节约资金100多万元,村民增加务工收入70多万元。

此外,由于村里道路等基础条件的改善,加上村民们积极投工投劳,腰包越来越鼓,全村村民车辆保有量达60余台,平均不到5户就有一台小汽车。出于停车需要,不少村民家中还修建了停车场。“看着村部广场停着的一排排小车,看着村民开着小车在村里潇洒地奔走,我也觉得开心。”这个曾经让李海波心里感觉“拔凉拔凉”的瑶民村落,短短几年时间,蝶变为“美丽乡村”。

“科技+”产业扶贫结硕果

如果说交通扶贫打开了致富门,那么科技力量则为产业扶贫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

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长以来,李海波始终坚持科技引领扶贫产业发展,紧紧依靠湖南农业大学科研技术支持、共享地方农业龙头企业生产资源,结合村情尊重民意创新实施科技助力项目。

李海波和工作队一方面投入资金和技术对朝天椒、小黄姜等传统产业的提升进行研究,组织村民开展技术培训,发放优质种苗、化肥,实行保底收购消除村民后顾之忧。目前,全村每年朝天椒、小黄姜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,仅这两个产业产值就超过800万元。另一方面,组建产业发展专家团队,探索发展高山养生鸡、锥栗、黄精、金银花、蜂蜜、红薯等符合本村实际和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业,构建短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格局。

此外,工作队帮忙引进专业团队对村级建设、农产品商标和包装等进行规划设计,积极宣传推广三合尚品“福”字系列产品和富硒产品,三合福姜(小黄姜)、三合福酱(辣椒酱)、三合福鸡(高山养生鸡)等产品在当地小有名气且不愁销路。

今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汝城时手持小黄姜的照片传遍天下,给汝城小黄姜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三合村小黄姜大获丰收,最高亩产超万斤,种姜最多的大户收入有望破百万元。

“我们要把依靠科技脱贫的‘三合经验’介绍出去,为建设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新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。”村民代表激动地说道。

“云顶新居”暖心房

“每次在村里走访,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村民建新房,或房屋扩建加层,或装修改造。”看到村民们住进新房子,过上新生活,李海波发自内心地为之高兴。

2019年春节,三合村48户村民喜气洋洋地搬进了“云顶新居”。一张张灿烂笑脸的背后,是李海波和工作队队员们难以计数的付出。

“以前住土坯房,现在住大房子,做梦都不敢这么想!”白家组贫困户罗生古喜不自禁。

由于今年村里出台了新政策,只要村民有建设需要,无论是巷道改造,还是住房扩建,抑或发展产业需要,每户可以提供3-4吨水泥。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,罗生古将住房从2层加到5层,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。不仅如此,罗生古的小儿子也顺利搬进新房娶妻生子,大儿子的工厂生意蒸蒸日上,在工作队的帮助下,家里还新建了养猪场。

为让三合村村民住房既有“面子”又有“里子”,在李海波和工作队的支持下,全村新建2个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解决村民住房问题,分散自建新房60余套,修缮房屋100余套,新扩建加层或装修改造住房30余套,三合村住房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。

智志双扶激发“心”动力

2018年年初,李海波到村民家走访调查了解情况,当他递上笔,让村民签字时,不少村民难为情地说,“李队长,我不会写字……”

走访调查结束时,李海波发现很多50岁以上的村民不会写字签名,只能按手印或请人代签,惊讶之余,李海波心里泛起心酸。

“三合村不但要经济脱贫,更要文化脱贫、精神脱贫。只有教育才能真正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隐患,让村民真正过上幸福生活。”李海波暗暗下定决心。

李海波和工作队不断探索完善教育激励措施,建立了教育激励基金,健全完善教育激励基金管理办法。

在校学生可凭校级以上荣誉证书到村里兑奖,一张证书奖励100元;当年考取重点中学、大学或当兵入伍的奖励2000—4000元。

李海波不仅勉励学生努力上进,而且鼓励成年人学习新技能,提高谋生能力。村民获得驾驶证、钳工证、焊工证等技能证书,自费培训的每证奖励1000元,公派培训的每证奖励500元;主动传授民间技艺,木工、泥工、蔑工以及乡村厨师等每带出徒弟一个奖师傅1000元。此外,对尊师重教优秀家庭进行表彰奖励、对教育支出压力大的家庭进行资助。

盘龙形组贫困户陈春贱的儿子陈德祥去年考上华北理工大学,女儿陈丽英今年又考上了湖南农业大学。一个家庭两个孩子考上一本,这在三合村史无前例。“尊师重教优秀家庭”的金色牌子,挂在陈春贱家门楣上,格外醒目。陈春贱的帮扶责任人湖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刘明权听闻喜讯,自掏腰包又给两个孩子奖励了几千元。除了教育激励基金的奖励,李海波和工作队还帮忙联系了民间公益助学组织,每年给陈春贱家资助1万元,直到这两个孩子大学毕业。

而今的三合村,瓜果熟了,日子甜了。幸福故事讲不完,老百姓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。5年,10年后,三合村会变成什么样?人居和谐的美好生活图景,在李海波心中徐徐展开……

来源:红网

作者:丁斯斯

编辑:黄瑞婷

本文为湘税党建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xsdj.rednet.cn/content/2020/11/05/8566463.html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税党建首页